用刷卡機怎樣刷裝修卡
網上關于用刷卡機怎樣刷裝修卡的刷卡知識比較多,也有關于用刷卡機怎樣刷裝修卡的問題,今天第一pos網(www.keemji.com)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,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。
本文目錄一覽:
用刷卡機怎樣刷裝修卡
29800元的家裝套餐,預算搞到51966元,最后算出了99000元……南寧的李先生、侯先生懵了!把房子交給南寧市某裝飾設計有限公司,他們認為遭遇“惡意增項”。
核心提示
29800元的家裝套餐,預算搞到51966元,最后算出了99000元……南寧的李先生、侯先生懵了!把房子交給南寧市某裝飾設計有限公司,他們認為遭遇“惡意增項”。
相關人士聯系該公司,卻發現公司人去樓空,工程經理自始至終不再接聽電話。南寧裝修網了解到,根據我國《家居行業經營服務規范》(2013年9月份實施)的規定,實際工程報價金額超過合同預算金額8%的,超過部分由承包方承擔(顧客主動要求增加的項目除外)。
裝修遭遇
“五萬”家裝套餐被做成“十萬”
侯先生和李先生在同一小區買房,都交給南寧市某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裝修。近日,他們都收到工程經理發過來的工程增項清單,還被要求趕快交錢,否則工程停工。
“我就知道,29800元是裝不出什么的。所以,預算搞到51966元的時候,我也能夠接受。”李先生說,“可是沒想到,最后竟給我裝出了99486元!”
實裝價格成了“套餐”的3倍,這讓李先生慒了!
李先生的房子在金源悅峰小區,套內面積82平方米。根據該公司給他做出的預算書,他選定“298套餐包干”(以套內80平方米計),他的82平方米即套餐價30545元。加上木工增項、泥水增項后,整個工程預算合計51966元(不含水電項目)。
然而在裝修中,工程經理共給他列出了4頁紙的增項,包括木工、水電、泥水雜工等項目,而且套內實測面積變成了88平方米,再加上5%的綜合管理費后,總價實際算成了99486元。那怕除掉預算中不包括的10095元水電增項,那也有89391元。這個數目遠遠超出了李先生的預算。
同一小區的侯先生,也選了該公司“298”套餐,實際增項同樣讓他咋舌。侯先生那一套雖然是按照簡單風格裝修,實際工程報價也從“298”套餐增至7.6萬元。
他們不約而同地收到工程經理發來的工程增項清單,不由得嚇一跳。他們表示不能接受增項單上的內容,工程經理便約他們到公司“談談”。“到了那里,對方就讓按單上給錢,不給還不讓走,后來我們只好報警。”侯先生說。
調查發現
2項吊頂預算收費時竟變成7項
簽了字的增項方案,怎么就越“卷”越大呢?這些增加的費用,又都用在了哪里?相關人士仔細比對了這些增項單上的內容,發現幾乎每一個單項都超出預算。
以李先生一戶的情況為例,在蓋有某裝飾公司公章的預算書上,木工增項包括了客廳、餐廳的吊頂,鞋柜,入戶屏風,酒柜及推拉門,主臥衣柜,電視墻等12項,價格合計17481元。而在一份手寫的,無公司蓋章的增項單上,木工增項總價變成了26960元,多出近萬元。
相關人士選取其中一項比較,比如電視墻。前期預算單中該項為1300元,實際被做成了2285元。酒柜、鞋柜、拉門3項相加,預算為3536元,實際為5460元。
在侯先生那一戶,實際測量也出現問題。比如,整個客廳、餐廳吊頂的預算僅為12米,預計1320元就能做完;實際上卻算出39米長,報價3083元。這個費用中,還不包括關于吊頂的“半圓”“開口”“上圓”等名目的收費項。這些收費項,在預算單上僅有2項,到了實際施工中,增項竟多達7項,讓侯先生看得眼花繚亂。
相關人士走訪
承包方“某裝飾公司”已經人去樓空?
相關人士于25日、26日多次撥打某裝飾公司宣傳單上的兩個電話號碼,一個一直處于忙音狀態,另一個則一直是“嘟——嘟——”的奇怪音,無人接通。相關人士又多次撥打兩名工程負責人的手機號碼,對方要么掛掉電話,要么未接聽。
從工商部門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,相關人士查知該公司的住所為麗原天際A903、A905室,并不是36樓。信息還顯示,2015年7月份,某裝飾公司公司因未按期公示年度報告,被青秀區工商及質監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。
從該寫字樓的物業方相關人士還了解到,某裝飾公司原先辦公地點確實在9樓,后搬到36樓有挺長時間了,“可以確定的是,經過我們向業主核實,某裝飾公司租賃的該辦公場所,已于不久前退租了。”
27日上午,相關人士終于撥通一名姓金的負責人的手機號。對方聲稱,業主只要按照增項單上交了錢,工程才可以繼續。那么,去哪里交錢,給誰交錢呢?對方表示,只要約上他或者另一名負責人,到新房那里見面,他們會帶著刷卡機到現場開票收款。
相關人士又問公司搬遷到哪里了,業主能否到公司去交錢,對方表示“沒必要告訴你”,始終不透露公司現在的辦公地點。
隨后,相關人士在網上查詢了解到,在某網站的招聘頁面上,掛有該金經理的聯系號碼,公司名稱和地址都不是某裝飾公司,而是另一家裝飾企業。
“裝協”提醒
消費者遇“強制消費”要大膽維權
遇到如此鬧心的事,侯先生和李先生向南寧市室內裝飾行業協會(以下簡稱“裝協”)求助。裝協會長龐雪風指出,某裝飾公司存在惡意增項行為,而且簽訂的合同也極不規范。
龐雪風指出:在侯先生與某裝飾公司簽訂的裝修工程施工合同,“甲方”竟然寫著房號;合同里也沒有該公司關于設計資質、施工資質等方面的認定;對預算報價、結算價款增減幅度,也沒有在合同中明確。
“實際施工中有增減項,這本是裝飾施工中的正常現象。但是,有些裝飾企業為了迷惑消費者,不惜把預算報價做得很低,制造‘實惠’假象。”龐雪風說,這是一些不良裝飾企業常見的手法之一,也是行業里被消費者所唾棄的“惡意增項”行為。設施上故意的“設計缺陷”,以達到了裝飾企業施工中大肆增項的目的。
廣西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律師志愿者、廣西中司律師事務所陳國全律師分析該案例認為,對施工中的增減項目,裝飾企業要主動告知消費者,說明增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,說明增減的費用和裝修工期時間產生變化,并經過消費者核實、征得消費者同意和書面簽字認可,才能開展施工、收取費用,否則就會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、自由選擇權、公平交易權。
維權點對點
家裝預算超太多咋辦?
根據國家《家居行業經營服務規范》規定:家裝企業出具的承包工程合同預算報價書,不應在工程項目、工程數量上出現漏報、少報的情況。出現工程項目漏報情況,由承包方承擔相應責任;出現工程數量少報情況,若少報金額超過合同金額的8%,超過部分由承包方承擔(顧客主動要求增加的項目除外)。
相關新聞:
選了“套餐”,材料“要啥缺啥”,消費者被誘導入套
家裝6大“套路”教你一一防范
核心提示
近日,南寧的潘女士打通本欄目熱線投訴稱,自己遭遇裝修“陷阱”:訂了裝修“套餐”后才發現材料盡缺,需要補差價“升級材料”才有貨。南寧市室內裝飾行業協會(以下簡稱“南寧裝協”)提醒稱,這是一些無良裝飾企業的“套路”。根據常見投訴內容,南寧裝協盤點了裝飾行業常見的6大“套路”,包括低價“套餐”、材料回扣、工程轉包、“三無”材料等等。
【市民投訴】
裝修房子遭遇“缺材料”心力交瘁
今年11月中旬,南寧的潘女士向廣西消委會投訴稱,她把房子交給南寧某裝飾公司裝修時,遇到“貓膩”,該公司變相不履行合同里的承諾,以不同的借口推脫。該公司的做法,導致工期一再延遲,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。
相關人士聯系上潘女士后,對方介紹稱,該裝飾公司不履行合同承諾的“手段”,是以所選定的材料缺貨為由,讓她不斷加價升級材料。“如果要達到該標準,就要多收費”,這是潘女士聽到設計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。
據其介紹,該裝飾公司推出的是“套餐”制,在選定某價位的家裝套餐后,就需要在對應的材料范圍里選定材料。潘女士剛開始還覺得挺劃算,畢竟價格實惠,可選的材料品牌、類型也挺多。可是簽下合同之后,她發現被“下套”了。
“合同中消費者選定的裝修材料,到該使用時,大部分都沒有。”潘女士訴稱,“找其他不符合合同套餐標準的材料替代。如果不愿意,工程就沒法繼續。”
7月18日就已經開工,到目前還因為“缺材料”,讓她一等再等。“升級”過幾種材料以后,潘女士已經心力交瘁。她說,等得著急了,她已經是“有什么就要什么”,根本就顧不上材料質量、價格、花色等等,“沒有選擇的余地,只要有貨就已經很不錯了。”
【套路分析】
“斷貨”目的是讓你升級材料
南寧市室內裝飾行業協會會長龐雪風指出,“材料缺貨”貓膩是“套餐”類裝飾企業常用的手法之一,值得消費者睜大眼睛加以辨識并通過合同等形式加以防范。
龐雪風透露,裝飾企業以“套餐”形式吸引消費者,等簽下合同以后,再通過各種手法坑害消費者,這一現象較為普遍。“套餐”的玩法,多為兩種。其一就是像潘女士所遭遇的“缺材料,要升級”。
據了解,不同的“家裝套餐”有不同的材料可選范圍。較為優惠的套餐,材料也比較普通。有時候,這些“套餐”只是讓消費者比價,獲得心理上的滿足。
龐雪風還指出,“套餐”的玩法之二,是“包一部分”。比如,當你發現這些“套餐”里看似樣樣齊全,地磚、墻磚、木地板、房門、衣柜、櫥柜等等都包含了,可是簽了合同之后才被告知,“衣柜不包柜門”“櫥柜只送一米”“衛生間只含一間”“木地板只送幾個平方”“房門只送一樘”等等說法。
裝修設計,消費者多會考慮風格的統一。這時候,消費者只好按照指定的品牌和樣式,以“市場正價”購買同品牌同款材料,根本不再有還價的余地。
【“套路”起底】
南寧裝協提醒防范家裝陷阱
根據常見的家裝投訴內容,南寧裝協盤點了裝飾行業常見的6大“套路”,提醒消費者注意防范。
套路1:低價套餐忽悠,材料“只包部分”
我們經常看到,有裝飾公司打出“兩萬九千八,精裝搬回家”之類的低價廣告。等簽了合同,公司才告訴你,這個價格里不含水電、材料和人工……
南寧裝協分析認為,裝飾企業一方面要制造一個“大而全”的套餐,讓消費者覺得應有盡有;另一方面,又要讓消費者對項目加量加價。為了保持品牌、材料、款式的統一,消費者就會被迫多花錢購買指定的材料。
套路2:簽了合同才知,材料“要啥缺啥”
部分裝飾企業號稱“五萬九千八,精裝搬回家”,廣告中也寫明了所有材料都包含在內,不會出現漏項的事情。當你以為“五萬九千八”的套餐不會“只包部分”的時候,就進入這些企業的另一個“套路”。
比如,等你簽約交錢,做完水電工程后,企業告訴你,你選的瓷磚沒貨,需要補差價“升級”。這些需要“升級”的材料,理由可能是櫥柜斷貨、衣柜停產、衛浴缺貨、門沒有該花色等等。這樣一來,實際裝飾的費用就會大增。
套路3:以“自有品牌”掩飾“三無產品”
部分裝飾企業為了節省成本,對所使用的家裝材料打出“自有品牌”概念。電線、衣柜、櫥柜、油漆、防水材料……這些產品說是“自有品牌”,卻極有可能是委托小廠商生產,未經過質量合格檢驗的“三無”產品。這些貼牌的材料,一旦使用到家里,各種質量問題就有可能在日后顯現。
南寧裝協提醒消費者,對所有提供“自有品牌”材料裝飾企業,都要謹慎辨認、核查,以免上當受騙。
套路4:“半包公司”推薦材料拿回扣
如果以“半包”的發包形式簽合同,是不是能避免購買裝飾企業“三無”產品可能?部分做“半包”的裝飾企業,自稱不賣建材,只是推薦使用建材。但是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,故意設計使用某些材料商的品牌。當你接受這份設計方案,設計師就會帶你按照設計方案去購買特定品牌的材料,設計師便可以從材料商那里拿回扣。
南寧裝協提醒稱,對“半包”的裝飾合作形式,消費者盡可通過協會推薦、朋友介紹、自主挑選等辦法購買裝飾材料;盡可能貨比三家,不要單聽設計師的推薦。
套路5:裝飾公司轉包給“野馬裝修隊”
有些裝飾企業根本沒有自己的裝飾裝修隊伍,完全是玩“工程轉包”的游戲。這類企業跟你簽完裝修合同后,就以合同價的50%轉包給一些“野馬工程隊”,裝飾公司就成了“中間商”,只賺取差價。
要知道,工程設計、施工,都需要相應資質,人員也是需要持證上崗。這些無資質組織和人員給你裝房子,其質量當然難以把握。
南寧裝協提醒稱,分辨施工人員身份,可查看有無裝飾公司發給的工作證、工服等信息,還可通過試探形式來打聽辨別。
套路6:一般公司“掛靠”裝飾品牌企業
部分貌似“大品牌”的裝飾企業,往往打出有“北、上、廣、深”品牌的名頭,但是實際施工卻可能是沒有資質、沒有知名度的“野馬”在完成。給這類裝飾企業裝房子,后期質保服務中,就容易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。這類“掛靠”公司一旦倒閉,消費者還真不能向品牌公司討要質保服務。
以上就是關于用刷卡機怎樣刷裝修卡的知識,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用刷卡機怎樣刷裝修卡的知識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!

轉載請帶上網址:http://www.keemji.com/shuaka/162359.html
- 上一篇:刷卡機收款賬戶
- 下一篇:pos刷卡機哪個品牌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