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拉刷卡機
網上關于拉拉刷卡機的刷卡知識比較多,也有關于拉拉刷卡機的問題,今天第一pos網(www.keemji.com)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,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。
本文目錄一覽:
1、拉拉刷卡機
拉拉刷卡機
2019年,全國信用卡的交易總額約為40萬億,其中利用信用卡套現的占5%,即2萬億的規模……
“信用卡套現”和“養卡”所謂“信用卡套現”,指的是持卡人繞過銀行正常的提現手續,以POS機刷卡的名義虛構交易,將信用額度內的資金以現金的方式取出,同時又不交付銀行提現費用的行為。
按照《刑法》有關規定,信用卡套現情節嚴重的,涉嫌信用卡詐騙罪和非法經營罪。盡管信用卡套現違反現行法規,不過由于國內銀行信用卡的費率機制不合理,大量中小支付機構受支付寶、微信支付兩大支付巨頭的擠壓,生存空間狹小,只能在灰色業務中求生存。
每年套現2萬億,信用卡套出來的資金都去哪里了?
據調查,信用卡套現中,有相當大的部分是真實的資金需求,不少是小小微企業或個體經營戶用于臨時性資金周轉。
從某種意義上,信用卡套現的確部分填補了銀行信貸覆蓋的不足,讓無法在正常金融渠道獲得融資的小小微企業能解燃眉之急。所以,很多的小微企業主或個體工商戶都會“養卡”。
所謂“養卡”,是指持卡人利用信用卡賬單日之后的免息期,用數張信用卡刷POS機套現來借新還舊。
支付機構從POS套現收取的費率是0.55%,相當于年化利率6%-7%,最多9.6%,而信用卡消費分期的年化利率高達15%-18%。
對于持卡人來說,套現滿足了低息貸款的需求,且利率低很多。但在方便的持卡人的同時,卻傷害了銀行的利益,因為套現就是變相的現金貸,占用了銀行的資金,銀行卻沒有收到利息,只是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手續費中分成。
目前,信用卡手續費收入定價機制為“固定成本+市場化上浮”,其中銀行拿70%,銀聯拿10%,收單機構拿20%。
信用卡套現的場景信用卡套現,主要有3種場景:
1. POS機套現
第一種套現場景是傳統的大POS機,因為申請需要營業執照、對公銀行賬戶以及店鋪門頭照片等資料,一般只有商戶才能辦理。每臺POS機的采購成本大概是100-160元。
2. IPOS設備套現
第二種套現場景是IPOS,即通過App藍牙連接小機器,IPOS的優勢是申請不需要提供營業執照、手續費率低、硬件成本低、攜帶方便等。每臺IPOS等采購成本大概是60元,這幾年,手機刷卡器呈爆炸式增長,很多代理商直接免費贈送給用戶使用。
3. 電子簽名POS
第三種套現場景是現在比較火的,電子簽名POS,這種設備跟IPOS一樣,也是屬于個人的POS,申請不需要營業執照和對公賬戶,每臺的采購價大概是100元。
一般“專業”做套現的機構,這三種場景都有,與商戶用的大POS機“一機一戶”不同,個人POS機是“一機多戶”,即一個機子有許多不同的商戶,個人在使用時不僅可以自選商戶,而且可以開采購單,還不用跟銀行對賬。有些用戶是自己申請一臺設備,用于個人信用卡套現“養卡”的工具。
拆解萬億灰色產業鏈2019年國內信用卡的套現規模已達2萬億,如此大的市場規模,肯定存在著巨大的利潤空間,那么作為幫助用戶套現的支付機構,他們的利潤來自哪里呢?
經過長期的跟蹤,支付機構的利潤主要來自兩個地方,一是幫助用戶申請大額信用卡;二是用“套碼”賺取手續費的差價。
1. 申請大額度信用卡,收取手續費
套現是有門檻的,套現的額度取決于信用卡的授信額度。
比如賣早點、賣水果的個體或小商戶,銀行是不可能為其辦理大額信用卡,但這些小商販又存在真實的資金需求和資金缺口,所以,支付機構就充當了中介的角色,幫助用戶在申請信用卡時偽造一套資料,包括收入證明、資金流水等,為其提供辦理大額信用卡的服務。
據了解,如果成功幫助一個用戶獲批額度為5萬元的信用卡,支付機構會收取高達2萬元的手續費。
除了幫助申請,支付機構還會提供跟蹤服務。為防止發卡行給套現的持卡人封卡、降額度,支付機構會根據一個人的日常消費軌跡來做一套模型,比如設計刷卡的時間,是上午刷還是晚上刷;比如設計每筆刷的額度,例如是幾百一筆,還是幾千一筆。
2. 用“套碼”賺取利差
如果支付機構單純收取套現的手續費,是沒有多少盈利空間的。如上述提及的,刷卡的手續費,銀行是拿了大頭。只有“套現+套碼”,支付機構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。
所謂“套碼”,就是支付機構通過后臺技術變造,將A類商戶變成B類甚至C類商戶,變更后再上傳到銀行系統,這樣支付機構收取商戶的費用是按A類收取,而發卡行和銀聯卻是按變造后的B類或C類商戶向支付公司收取費用,這手續費中的利差,就是支付公司的“收益”。
現在銀行信用卡的費率主要分為三個標準,餐飲、酒店、百貨等A類商戶是標準類商戶,標準費率為0.6%;家電、超市、加油站等民生類商戶為B類,適用優惠費率0.38%-0.48%;公立醫院、公立學校、慈善機構等公益類商戶為C類,是零費率;B和C類稱為非標準商戶。
只要銀行信用卡的商戶分類還存在,“套碼”就會有利潤空間。
支付機構一般是先套現一段時間,然后再套碼。比如支付機構先發出去100萬個POS機,按照標準商戶類0.55%的費率結算半年,半年后個人用戶都養起來了,其中60萬臺POS機被激活了,即這部分客戶穩定留存了,然后就提升費率按0.6%結算;同時開始套碼,把標準商戶的成本降到非標準商戶。
這種做法就是所謂的“一頭收割用戶,一頭收割銀行”,兩頭加起來費率收入為0.28%或0.23%,凈利潤在0.02%左右。
“拉卡拉”和“瑞銀信”是套現行業龍頭如果說套現也有龍頭企業的話,就要數“拉卡拉”和“瑞銀信”,據業內人士透露,總交易量瑞銀信最多,但拉卡拉的利潤最高,因為拉卡拉的非標準類商戶最多,也就是賺錢的“客戶池”拉卡拉最多。
今年3月,拉卡拉優惠類(即B類)的商戶交易額是800多億元,這部分商戶在其全部客戶中占比36%,是支付行業中占比最高的;瑞銀信優惠類(即B類)的商戶交易額是600多億,在其全部客戶中占比26%。
2016年,銀聯原助理總裁舒世忠出任拉卡拉支付集團總裁,一同加盟拉卡拉的還有來自銀聯的骨干肖波、袁曉寒等人。通常銀聯每年對于非標準商戶的交易量占比都有額度控制,一般的支付商戶分配到的額度不足5%,但拉卡拉的優惠類商戶占比能到40%,各種緣由,不得不引起外界的質疑和猜想。
信用卡套現還將長期存在嗎?信用卡套現能成長為2萬億的規模,其實是多方博弈的結果,只有這件事符合市場各方的利益,才會長期存在。
首先,對于銀行,一直都知道套現的存在,但“誰打壓套現,誰的發卡量和交易量就下去”,每個銀行的信用卡中心都有中間收入的KPI考核,為了滿足考核指標,銀行通常會睜一只眼閉一眼。
其次,如拉卡拉或瑞銀信這類支付機構,已經被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壓得喘不過氣來,套現業務正好為其提供了業務的增長點,所以支付機構肯定希望這個漏洞不要被填補。
最后,對于小商販,確實要靠套現來續命,比如疫情期間,一些小理發店,小餐飲店,去銀行申請貸款很難,利率也很高,還不如自己弄個POS機刷一下。
對于一些最底層的小小微企業,一般需要的周轉資金就3-5萬元,但這么小的額度,一般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也滿足不了。如螞蟻集團提供給平臺生態圈小微客戶的平均貸款額度是2.7萬元,年化利息卻在15%以上。
所以,在過去幾年中國經濟下滑的過程中,套現填補了銀行服務不足的空缺,為中國底層小小微企業的真實融資需求提供了穩定支撐,從這個角度看,套現是有其積極意義的,套現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,還會繼續存在。
您可能聽說過信用卡套現,但也可能沒有猜到,2019年中國信用卡套現的規模已經達到2萬億人民幣,差不多是香港2019年的GDP總額。
今天我們拆解了套現這個灰色產業鏈,分析了用戶、銀行和支付機構在這場博弈中的角色和利益訴求。
對于用戶,或稱小小微企業或個人,套現是TA們真實的資金需求,用于緊急的資金周轉;對于銀行,知道套現的存在,但為了滿足KPI考核指標,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;對于支付機構,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的夾擊之下,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業務的增長點,自然不會輕易放過。
所以,套現違反中國的法律法規,但也填補了銀行服務不足的空缺,為中國底層小小微企業的真實融資需求提供了穩定支撐,有一定的積極意義。鑒于套現滿足各方的博弈需求,是一種帕累托均衡,預計中國的套現市場還將持續很長一個階段。
GBAA,面對變化,為你賦能,縱使變化永恒,你有粵灣商盟,歡迎關注公眾號。
以上就是關于拉拉刷卡機的知識,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拉拉刷卡機的知識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!

轉載請帶上網址:http://www.keemji.com/shuakatwo/246810.html